亚星国际



  

行业资讯
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广州社零 、外贸双双突破万亿 !

2022年01月26日  转摘自 :广州市商务局网站

1月25日 ,从市商务局获悉,2021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外贸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 ,继北京、上海之后迈入双万亿第三城之列。这份成绩单 ,充分展现了广州立足新发展格局,积极发挥经济韧性强、内需空间大、产业基础厚的优势 ,扎实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、协同发展,实现了千年商都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 。

扩内需畅流通 ,消费市场提质扩容

2021年消费市场恢复一波三折,面对5.21本土疫情、会展四次停展 、“缺芯”“限电”等持续冲击 ,广州坚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引领 ,全力保持消费市场平稳复苏态势 。全年社零总额10122.56亿元,首次突破万亿关口,同比增长9.8%  ,两年平均增长2.9%。

尚品、提质 、强能 、通达、美誉“五大工程”加速推进,湾区城市群消费网络 、消费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,名品、名店、名节创新开展……一年来,先后举办了广州国际购物节 、国际美食节、“Young城Yeah市”夜间消费节、时尚产业大会等10余场线下活动,抓住广州国际汽车展等节点 ,落实新能源汽车“免限购” 、综合性补贴 、车辆购置税优惠、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措施。全年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.8%。

数字赋能,让传统商贸更有活力 ,让新型消费更有效率。举办2021年网上年货节广州专场、第三届双品网购节广州专场 、第二届直播电商节等系列网上促消费活动,发动全市电商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促销活动。2021年,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.6% ,两年平均增长22.1%,占社零总额比重21.8% 。直播电商助力商贸转型入选广州全面深化改革八大经典案例,全国直播电商百强地区广州独占9席。

商贸流通,一头连着生产,一头连着消费。广州不断优化商贸流通体系 ,做好制度设计 ,推进绿色化、数字化 、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。率先编制了全国首个地方供应链十四五规划,支持各区按“一场一策”推动专业市场转型疏解,三年以来累计322家市场完成转型。北京路正式获批全国示范步行街,改造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。琶洲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示范区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。北京路 、正佳广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,天河路商圈、永庆坊、上下九步行街获评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(商圈)。

强平台优业态 ,对外贸易创新发展

面对国际海运价格高企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、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外贸突出问题,广州以创新稳增长、促提升 ,以新动能强化外贸发展韧性,增强外贸抗风险能力 ,促进外贸持续回稳向好。2021年,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825.9亿元,同比增长13.5%,两年平均增长4%。其中,出口6312.2亿元 ,同比增长16.4%;进口4513.7亿元 ,同比增长9.6%。

——开放平台作用更强。三大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市五分之一、进出口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50%以上。花都、番禺2个经开区入选全省省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先进经开区十大示范典型。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形成762项制度创新成果。2021年新增1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(花都声频电子),目前共有8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基地。130届广交会线上线下成功融合举办 ,“溢出”效应持续显现 ,全年办展场次、办展面积全国第二 。中欧(含中亚)班列开行193列、增长73.9% ,货值9亿美元 、增长91.5%。

——外贸新业态发展更快。抓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拓区扩品类,新认定1家、累计5家拓区试点市场 ,超700家商户在采购平台上线备案,2021年市场采购出口1403亿元 ,规模全国第二。获国务院批准赋予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权,出台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 ,保税物流进出口939.9亿元,增长8.9%。经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进出口675亿元 ,增长87% 。外贸新业态占比近30% ,高于全国 、全省 。一般贸易进出口5969.7亿元,增长22.1% ,占全市比重达55.1%,比上年提高3.7个百分点 。

——加工贸易保订单更稳 。重点推进珠宝首饰进出口,出台全国首个钻石产业促进政策,番禺区举办首届中国珠宝首饰流行趋势发布会、广州珠宝钻石国际年会。202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2280.4亿元、增长17.6%。

—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更优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,推动服务贸易高端化、数字化 、融合化、标准化创新发展,121项任务清单已有93项落地,3个案例入选国家示范案例。番禺区获批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,我市服务贸易领域国家级平台增加至4个。

产业导流精准滴灌 ,高端资源加速集聚

广州内外贸两个市场的均衡发展 ,也带动引领两种资源的合理配置、加速聚集。同时,广州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导流、目标投资者滴灌计划 ,积极发挥高端资源连接双循环的重要载体作用,有力推动产业、贸易、消费高质量发展。2021年,全市新签约项目1157个 ,增长24.3%;新注册项目1267个,增长15.6% 。新设外资企业和实际外资实现双位数增长 ,其中新设外资企业4048家,同比增长50.2% ;实际使用外资543.26亿元 ,同比增长10.0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8.3%,两年平均增长8.7% 。

招大商成效明显。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330家,投资项目累计1468个 。实际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占全市比重近七成,阿斯利康 、现代汽车氢燃料 、联合利华等一批龙头项目成功落户。全年投资总额超100亿元签约项目46个 、注册项目32个 。

引外资重点突出 。紧扣产业第一 、实业立市 ,引导外资向重点产业倾斜,生物制药外资增长4.1倍,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外资占比超18% ,现代生产性服务、新型生活性服务、现代贸易物流服务分别增长12.7%、73.4% 、53.5%。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零售业、现代商务服务、新型生活性服务 、现代贸易物流服务实际外资分别增长59.6%、83.7%、61.8%和44.3%。新鸿基南站TOD、珠江太古商业等大型综合体项目落地 ,助力打造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引擎和新地标 。

搞好招商引资“提增量”的同时,注重培育本土企业“存量”,鼓励立足双循环谋篇布局。去年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0万家 ,新增“小升规”商贸企业超2500家 。本土创新型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后,加速在穗“反哺”布局 、增资扩产,累计引进外资36亿美元 。


网上展厅 | 诚聘英才 | 属下网站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




  Copyright © 2015 hua3dp.com™ All rights reserved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XML地图